植物器官的脫落
發布時間:[2020-04-13 11:26:39]
脫落是指植物細胞組織或器官與植物體分離的過程,如樹皮和莖頂的脫落,葉、枝、花和果實的脫落。植物器官脫落是一種生物學現象。在正常條件下,適當的脫落是為了淘汰掉一部分衰弱的營養器官或敗育的花果,以保持一定株型或保存部分種子,所以脫落是植物自我調節的手段。下面介紹環境因子對脫落的影響:
溫度:溫度過高和過低都會加速器官脫落。隨著溫度增高,生化反應加快,溫度與脫落的關系Q。約等于2,這是直接的影響。此外,高溫也會引起水分虧缺促使葉片脫落,這是間接影響。
溫度:溫度過高和過低都會加速器官脫落。隨著溫度增高,生化反應加快,溫度與脫落的關系Q。約等于2,這是直接的影響。此外,高溫也會引起水分虧缺促使葉片脫落,這是間接影響。
水分:通常季節性的干旱會使樹木落葉。樹木在干旱時落葉,以減少水分的蒸跨損失,否則會萎蔫死亡。所以葉片脫落是植物對水分脅迫的重要保護反應。干旱時,明噪乙酸氧化酶活性增強,可擴散的生長素相應減少,細胞分裂素含量下降,乙烯和脫落酸增多,所有這些變化都促進器官的脫落。
在干旱、雨澇、營養失調情況下,葉片、花和幼果也會提早脫落,這是植物對外界環境的一種適應。然而,過量和非適時的脫落往往會給農業生產帶來嚴重的損失。如何減少花果非正常脫落,是關乎產量的大問題。
本文來源于:http://www.mikamifp.com/news/news_114.html
上一條:植物光合作用測定儀維護方便
下一條: 植物根系分析系統為優質作物生產提供支持
•相關新聞
•相關產品